“政协委员张国彬,改革创业敢打拼。五年考核均第一,乡镇教育排头兵。”这是中共总路咀镇党委和总路咀镇人民政府,对团风县三届政协委员张国彬同志工作的高度评价。
张国彬同志,1958年8月出生,1974年参加教育工作至今。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北教育理事,团风县劳动模范,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湖北省农村优秀教育工作者。现在团风县总路咀镇中心学校工作,担任中心学校校长职务。
2006年县政协换届以来,张国彬就光荣成为了一名县政协委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政协的具体指导下,他积极投身于团风政协“委员创业工程”活动,在本单位本职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了政协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委员创业、工作创新、事业创优方面,取得了众所周知的好成绩。
改善办学条件,乐于艰苦创业
《团风县政协“委员创业工程”实施方案》中指出:“根据县政协三届一次全会工作安排,按照县委、县政府开展‘三强’战略的要求,县政协决定在全体政协委员中广泛开展‘委员创业工程’……要求全体政协委员人人有责任、个个有目标、行业有示范、创业有作为、奉献有地位。”为了积极响应全会号召,自觉履行“政协委员创业”光荣历史责任。张国彬根据本单位行业的特点,立足本镇教育均衡发展,着眼改善全镇中小学办学条件。按照全县教育发展规划,他以全镇学校合理调整布局为创业工程的落脚点。清楚地记得,当时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五项改革”并驾齐驱,“两个大兵压境”形势严峻。即农村税费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经费管理模式改革、教师工资管理制度改革和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两个大兵压境”一是普九债务如牛负重,债务矛盾纠纷重重;二是校多面广,专任教师严重不足。
然而,委员张国彬并没有被这教育改革发展阵痛时的严峻形势所吓倒。他一方面大力依靠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用足用活教育改革发展时期的新政策;一方面团结带领全镇中小学教师克难奋进度过农村税费改革过渡时期的难关。为了给政府当好参谋,他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地拟定出了本镇教育改革、发展、创业的“三部曲”,即改善本镇办学条件分三年完成。
第一步解决全镇校多面广、教师人手紧缺、教育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其具体办法是为政府决策出谋划策,走学校合理调整布局内涵发展之路。上为政府经济减负,下为学校教师紧缺解难。根据总路咀镇教育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经县人民政府审定批准,将全镇10所村级小学,合理地集并成3所中心小学。三个办事处各片只保留一所中心小学。在整个调整集并工作中,张国彬当然遇到了不少的矛盾和阻力,少数村干部直接发难,个别不明真相的学生家长当面指责谩骂,但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张国彬同志不但都挺了过来,而且做好了每所集并学校的善后工作。更值得肯定的是,全镇学校重新调整布局后,还一次性地精减民办教师21人,辞退代课教师4人,校际之间调剂充实公办教师12人,既缓解了村校紧缺科任教师的矛盾,又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教育资源,每年还为财政节省支出学校公用经费、人员经费和校舍维修费20多万元。为总路咀镇的教育创业发展,他呕心沥血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张国彬创业工程迈出坚实的第二步是:巩固集校并校成果,积极争资争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完善学校配套建设。
由于村通公交车的开通,已集并的总路咀村小学、锥子河小学、黄泥塘小学、肖石坳小学、瓦土库小学、黄家铺小学六所村校的学生,绝大部分到总路咀中心小学就读,为了解决好这些远道学生在校食宿问题,张校长多次召开学校班子成员讨论会,制定出新建学生宿舍与食堂的规划,并向镇政府递交可行性报告。一方面向县教育局请示立项,一方面向社会同仁志士求援。上下求索抓创业,多途筹资改善办学条件。
有志者,事竞成。2006年春县教育局为总路咀小学立项新建学生宿舍与食堂45万的批文终于下达了。
作为该项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张国彬,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建筑商每进一批建筑原材料,他都要亲自察看一下“质检证”;为了确保工程进度,施工期间,他每天起早贪黑到工地督阵;为了节约建设资金,暑期他带领教师们搞义务劳动回填土方,整理花坛,搬运建筑拉圾,中暑了也不下火线……在他的带领下,总路咀小学全校教师同心同德建校园,齐心协力战高温,秋季开学前10天就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确保集并六校的学生开学后有食堂就餐,有寝室睡觉,有澡堂洗澡。肖石坳村一位学生家长送伢报名时说:哎,虽说伢们现在上学的路远了点,但这学校的吃住条件,我们放得心啦。
而近五年来,委员张国彬创业不怕吃苦,项目建设不惧辛劳的创业事迹,又何只总路咀小学这一个45万元的项目呢?
据统计,自2006年以来,他在本镇中心学校校长的岗位上,积极争资争项改善辖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共引进教育资金337.5万元,其中通过招商引资的途径48.5万元,学校大小项目建设14个——新建学生宿舍4栋,新建学生食堂2栋,新建学生厕所一座。新建共计建筑面积2419平方米。改建教工住房3栋,共计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另加校安工程危房改造5项,共计5208平方米。学校道路硬化1960平方米;整修大小花坛46个;新建水泥球场3个;引进电脑20台,新增图书12000余册。另外全镇学校5年绿化投资30000多元。现在的总路咀镇中小学,绝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可以说是:学生生活用房宽敞明亮,学生活动场区初具规模;学校道路硬化初见成效;校园绿化成荫富有特色,各校净化管理众目昭彰。全镇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已跻身于全县乡镇学校的前列。全镇父老乡亲为此交口称赞!
改善办学条件的创业工程,张校长迈出的第三步是:加大实验装备的投入,更换教学设施设备。积极组织重点中小学更新实验装备,完善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增加图书体育器材,扩充学校电脑台数,以保证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够用、适用。张国彬在2008年全县劳模表彰经验交流大会上说:“我们的三年创业路虽艰,换得全镇学校旧貌变新颜,工作再苦再累也心愿!”
改革发展模式,善于工作创新
“坚持着眼于提高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质量和水平,以利于发挥人民政协的特点和优势,创新工作方式……”这是《中共黄冈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对全市政协委员们履行工作职责、创新工作思路的倡议。为了积极响应这一倡议,近五年来,委员张国彬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结合工作实际,侧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创新工作方式,促进本镇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办学理念的创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他知道过去的那种教育观、思想观、质量观、和学生观等是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只有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于是他在多次征求广大教师的建议、多次组织全镇中小学校长讨论研究和自已反复琢磨酝酿的基础上,为全镇教育重新确立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理念。办学理念: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德,学生以成才为志;育人理念:成才先成人,成功先成长;发展理念:方向大于方法,发展大于发现,证明大于说明。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不仅给全镇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在2009年全县学校“办学理念创新评优工作”中,这一创新性和先进性的办学理念,很快得到了全面推广。
二是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先进的办学理念固然重要,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思路亦为重要。这是张国彬校长在创新办学理念后,首要想到的问题,要想全面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张校长从创新管理模式入手。为解决以前部分学校教师干多干少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他以锥子河中学为试点,施行教师岗位全员聘任制。先根据省人民政府学校师生编制比的规定,以学期为单位确定好全校师生编制比为1:18,然后接着以下四个步骤进行岗位聘任:首先由校长聘年级主管;接着由年级主管聘班主任;然后由班主任聘科任教师;最后由校委会再因人而异地安置落聘教师的工作。事实证明,用这种新的模式管理教师队伍,不仅全面提高了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而且直接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是打破科任教师以校为单位任教的模式,以镇中学为龙头,建立教师联校任教的新格局。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从三年级起要开设英语课。可是全镇小学根本没有英语教师,怎么办?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解决这一实际难题,张校长带领中心学校班子成员,先后六次深入锥子河中学调查研究专项工作,找科任教师促膝谈心,找学校领导班子反复讨论研究,最后终于妥善地解决好了全镇小学缺英语教师的问题——由锥子河中学几名英语教师负责村校英语支教工作,建立起联校任教的新格局。此项工作的创新,得到了县教育局党委的高度赞扬。
改变校园面貌,勇于事业创优
为了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全镇中小学办学水平。张校长任职以来,充分发挥教育改革发展时期政策的优势,努力改变全镇中小学校园面貌,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设,并且彰显了事业创优的特色。
一是平安校园建设。为了治理学校周边环境,确保全镇师生有一个安定的工作学习环境,张校长首先从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入手,重点解决乱摆摊设点的问题,每校只有一个学生食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取缔了另为学生“开小灶”的现象,每校只有一个经销店,且由“安大公司”负责管理;每校都成立了校园安保“三队”,即护校队、巡逻队、护路队、并且还明确规定:学校治安工作和日常学生管制刀具的收缴具体由学校的护校队负责。
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加之强有力的校园安保措施,这样的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在他的大力督导下,近六年来,总路咀镇中小学的平安校园建设,呈现了“四无一有”的良好态势。即无一例重大师生伤亡事故发生;无一例群体性上访行为发生;无一起学生群体打架斗殴的情况发生;无一校有乱摆摊设点的现象存在。“一有”即全镇年年有学校获得上级颁发的“安全文明”或“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的奖牌。更可喜的是:2006年5月29日,全县高规格、大规模的“平安校园创建”现场会在锥子河中学召开,全镇人民满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二是校园文化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机关事业单位,各企业社会团体,都重视通过文化建设来重塑职工形象,打造发展的链条。身为一个乡镇教育排头官的张校长,当然也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噢!他在指导与督办辖区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注重以下三个要点。一是强调文化底蕴和品味;二是强调文化的启智与育人功能;三是所呈现的文化氛围在规划、规模与规格上要有特色,并且校校要有文化景点。凡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一律要求学校重来。所以2009年全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评先”工作中,局党委对总路咀镇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给予了“具有‘三特’、‘三创’特点的高度评价:文化底蕴有特点,文化品味有创见;构思设计有特征,校园景点在创新;文化氛围有特色,办学水平能创优。
此外;张校长还狠抓了区域学校的合格学校建设和绿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上下力气,在学校面貌变化上做文章,积极创造条件,改变校园面貌,在事业创优上彰显了办学特色。
辛勤的奋斗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创业之果。由于张国彬能将委员创业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将工作创优与教育改革发展相结合,不断提高政协委员的工作质量和水平,所以自2005年以来,在全县教育工作年度综合考核评估中,总路咀镇连续5年夺得全县乡镇第一名;喜创了工作“五连冠”的佳绩,荣获县市级表彰的各类奖牌奖镜89面(块),累计获得奖金58600元。在全县教育工作和有关专项工作会议上,典型经验交流9次。据统计,近5年来,他在各级党报党刊和教育刊物杂志上发表教育文章86篇,其中省级以上刊物16篇。2007年被评为黄冈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008年荣获团风县政府颁发的“五·一”劳动模范奖章;2009年教师节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联合授予为“湖北省农村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同年还荣获团风县模范政协委员称号;今年全县“七·一”节表彰,又荣获团风县委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五年来,张国彬用实际行动投身于团风县实施的“三强”战略和政协委员“三创”活动中去,其立足“三改”敢拼闯、致力“三创”铸辉煌的先进事迹,弹奏了一曲曲团风三届政协委员创业的新乐章!